学术动态

    “2021《外国语》西部高校外语学科与教师发展高层论坛”顺利举办
  • 2021年7月3日,根据“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指导精神,为了促进国内高校外语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和教师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外语人才培养,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和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了以“外语教育与文明互鉴”为主题、线上和线下形式结合的“2021《外国语》西部高校外语学科与教师发展高层论坛”。

    会议开幕式由《外国语》编辑部主任吕晶晶主持,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达代表承办方对出席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陈达教授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各位专家学者齐聚西华大学,借助《外国语》这一学术交流平台,希望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和西部高校外语教师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繁荣外语研究科研成果。

    之后,《外国语》主编束定芳教授致会议开幕辞。他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同聚西华大学就“外语教育与东西文明互鉴”展开讨论,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领方向。他表示,《外国语》作为我国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一份重要期刊,积极发挥刊物“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作用,始终积极致力于搭建沟通国内外语言研究和国内汉语和外语研究的重要桥梁,坚持每年定期与西部高校合作举办学科建设和专题研讨会,为西部高校教师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我国外国语言文学领域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提升外语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科研水平,也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做出应有的、独特的贡献。

    本次论坛共有6位专家发言,分别围绕外语教材建设与文明互鉴、外语教育实践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和转化、海外汉学家的外语教育研究、翻译理论建构与文明互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宁教授从“文化启蒙手段”“意识形态工具”“向世界开放之窗口”“重绘全球文化和世界文学版图”四个层面来探讨翻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文化和人文思想走出去的进程中发挥的重要角色,指出翻译界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译介到世界上,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力量,从而向全世界谋求发展的民族和国家提供中国的宝贵经验,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双向旅行。

    文旭教授立足中西文化,从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教材的功能与特征、外语教材的价值引领、外语教材的文明互鉴等视角,阐释新时代我国外语教材建设如何体现文明互鉴,发挥好文明交流互鉴的桥头堡作用,培养既有中国立场、家国情怀,又有国际化、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冯晓虎教授从早期传教士的外语(汉语)学习和1800年后传教士的外语(汉语、英语)教育两个层面介绍了在华汉学家(传教士)的外语教育活动,试图厘清中国外语教育思想的历史。他明确强调在华传教士的外语教育思想实际服务于传教需要,但也具有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意义。

    石坚教授以“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育人”为题,从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育人的关系等方面发表了演讲。他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是润物细无声——用读写思辨创的方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润物细无声是根本途径,课程思政不是理论灌输,而是通过言行来影响学生,影响学生的思考和成长,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学生成长,完善自身修为。

    曲卫国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指出,随着英语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日趋深入以及在新文科教改思路的推动下,英语本科专业教材的编写也越来越重视语言学习和知识学习等问题,近年来新出的教材虽在突破过去重语言学习而轻知识传授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在课文编排和练习设计上依旧存有欠缺。他以“综合英语”课程的教材为例,讨论了我国英语本科专业教材研究所依据理论的适宜性问题、“综合英语”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思路,建议英语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须突破以语言难度为系统层阶的传统教材编写思路,探索以知识系统为主要框架的课文体系。

    刘正光教授解读了“交互主体性、对话性与深度翻译的双向阐释功能——以宇文所安的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为例”的研究背景和所涉概念。在此基础上,他的博士后岳曼曼博士展开了更为细致的阐述。她基于交互主体性和对话性视角对宇文所安的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深度翻译的双向阐释功能进行了论述。她认为深度翻译能够有效地构筑起三个维度的对话(文本、译者、读者之间的对话,文化与文论之间的对话,历史与现在的对话),从而实现译者、读者之间的经验、知识共享,在共享与互动中实现认知协调,助力文学文化经典实现域外传播的再经典化,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会议闭幕式上,《外国语》编辑部吕晶晶主任做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论坛专家丰富且有深度的报告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学术研究有重要启发意义和学术思考,并将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外语教育发展。她对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为本次论坛所做工作表达了衷心感谢,并表示《外国语》将继续秉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挥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希望专家学者们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外国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此次论坛的主题“外语教育与文明互鉴”契合不同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需求,引发师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更深层次的思考,也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拓宽教学和科研视野,对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以及为学院实施课程育人提供新思路。论坛充分展示了合作研讨的学术力量,也为如何将学术追求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带来了启示。


  • 发布日期: 2021-07-05  浏览: 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