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2022《外国语》西部高校外语学科与教师发展高层论坛成功举办
  • 2022年8月13日,由《外国语》编辑部主办,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外国语》西部高校外语学科与教师发展高层论坛”以线上形式召开。此次论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外语学科与外语教育”为主题,旨在深度探讨外语学科和外语教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在国家间、民间以及区域层面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新疆、四川、甘肃、贵州、西藏、陕西、内蒙古、湖北、湖南以及重庆、上海等院校师生近千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5位专家进行主题发言,涵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区域国别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外语教学、翻译与国际传播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公共媒体共情修辞研究、汉英两种语言的时空同构性等前沿课题。

    《外国语》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对与会专家及新疆大学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本次论坛旨在促进我国外国语言文学领域学科建设总体发展,提升西部高校外语教师特别是中青年外语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研究员作了《关于“外语学”背景下国别区域研究(学)的几点思考》的主题发言。他立足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需要,讨论了“外语学”与“国别区域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分享了上外新时代区域国别特色专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分享了以“会语言”为基础,以“通国家”为目标,以“精领域”为途径的上外办学经验。回顾近现代欧洲国别区域研究发展历程,他特别指出,国别区域研究离不开语言工具,语言本身也是国别区域研究的天然对象和内容,后者是前者在融合了历史、政治、经济、文学、社会等学科的方法之后的自然延伸,是“外语学”在巩固传统基础上新的发展空间。他强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意义主要在于其文化属性,在以往政治、经济变局的基础上,更凸显了“各文化之间的较量”。

    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作了《用文学艺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发言。他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说起,以大量的一手资料展示了文学艺术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情境与机遇,为中国文学,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思考。他特别强调,正因为有对中国文化传统和创新能力的自信,我们才能广泛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文学和艺术,这一点尤其体现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应坚持“知己、知彼、知世界、知领域、懂研究”的外语人才培养途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作了《外语学习与认知发展》的主题发言。针对当前社会上有关外语学科、外语专业问题的一些争议,他立足哲学、脑科学、神经语言学等领域丰富而详实的证据,结合优秀学习者的体验报告,论述了外语学习对母语能力、一般认知能力、社会交往、性格等方面的广泛影响。同时,他也为研究者明确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包括:外语学习方式和认知发展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外语学习者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其认知发展中有着怎样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作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公共媒体的共情修辞》的主题发言。他借助“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重新定义了“共情修辞”,探讨了公共媒体言语行为如何通过“共情修辞”构建情感共同体,如何通过文明互鉴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他以“龙的传人”在不同时期的接受为例,论证了共情修辞机制对于外交话语、公共媒体话语所具有的描述力、解释力和构建力,并强调指出,共情修辞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情感共同体的构建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他也对当前中外媒体话语比较研究中存在的假“科学”研究提出了质疑,并重申了“内外宣一致”以及重视“话语生态研究”的主张。

    浙江大学吴义诚教授作了《语感、语料与语法——论汉英两种语言的时空同构性》的主题发言。他以中国语言学界提出的“名动包含说”“动词中心说”“汉语是空间性语言,英语是时间性语言”等论断为例,探讨了语感、语料与语法之间的关系、语法特性研究中语言事实的择取问题,以及对此把握不当(所)可能产生的后果。他强调指出,只有在对相关事实(正反例语料)全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通过种种表象来揭示人类语言的本质,从而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作为承办方代表,新疆大学社科处处长冯冠军教授、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麦丽哈巴·奥兰教授在会上分别致欢迎词和闭幕词。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付鸿军教授和《外国语》编辑部人员主持了论坛。

    本次论坛是疫情时期通过在线形式举办的高规格、高水平学术会议,受到新疆大学、西部高校以及其他国内高校外语教师的热烈欢迎。专家们内容丰富的精彩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深度阐发,对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对外语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定位和思考。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全国外国语言文学领域东西部学者和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外语教育发展,促进西部高校发挥好文明交流互鉴的桥头堡作用,培养既有中国立场、家国情怀,又具有国际化、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 发布日期: 2022-08-16  浏览: 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