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11-20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语言研究  翻译研究  综述与访谈 
    语言研究
    动词—构式语义关系的计量分析
    程倩雯,程琪龙
    2021 (6):  2-13. 
    摘要 ( 645 )   HTML ( 29 )   PDF(pc)(5851KB) ( 289 )   收藏

    动词—构式匹配关系和语言的使用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匹配关系主要是语义关系,使用分布倾向涉及构式的使用频次。但是,用语义事件结构来表述动词和构式,虽然可以合理表述全配构式和漏配构式,但却无法表述失配构式,更无法正确表述构式以及动词的使用分布倾向。本文参照统合语法观,提出更精细的"语义特征连贯原则",论证各类构式都遵循语义特征连贯原则。连贯的语义特征必须包括隐性的概念语义。在连贯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参照使用语法观,进一步推出概括性"使用分布倾向假设";并通过计量分析数据,揭示了构式和动词的使用分布倾向,从而证明了使用分布倾向假设的合理性,证明了语义特征连贯疏密程度和使用频次的关联性。本研究也证明了使用语法观和统合语法观在分析方法上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再次证明了认知事件框架理论的合适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话题结构的类型新议
    孙成娇
    2021 (6):  14-23. 
    摘要 ( 1260 )   收藏
    基于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文更为细致地划分了汉语话题结构的类型。(1)左边缘话题句分为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和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左偏置话题也能和附接语的成分共指,汉语式话题须与隐含性空成分共指,分裂式话题也能和形式主宾语构成组合关系。(2)右边缘话题句包括各类左边缘话题句的镜像形式。(3)中置话题句含受事类、拷贝式、分裂式及状语的中置话题化。(4)左、右边缘话题句的述题都可嵌有左置或中置话题结构,左、右边缘都能出现不止一个话题。(5)述题主谓结构还会因形义错配而衍生出更多话题句类型。汉语话题句的类型远比英语丰富,话题结构的优先性代表着汉英句法的重要区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英汉否定思维与时空性思维的关系——来自英汉否定词“not/no”和“不/没”的证据
    张媛
    2021 (6):  24-32. 
    摘要 ( 611 )   收藏
    语言中的否定表达形式是否定思维的外在表征,浸润着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本文分别对英汉否定系统中的主要否定词not和"不",以及no和"没"进行历时追溯对比,发现英汉否定词的初始语义均建基于空间性思维,但在历时发展过程中,英民族的时间性思维逐渐增强,而汉民族的空间性思维却始终保持强势。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共生演变,在否定思维与时空性思维的选择倾向渐趋稳定的过程中,英汉的否定表达形式也逐渐固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汉语省略结构中焦点副词的作用及其句法语义功能
    张天伟, 吴菡
    2021 (6):  33-43. 
    摘要 ( 722 )   收藏
    以往现代汉语省略结构研究文献很少关注焦点副词在省略结构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焦点副词的语义功能恰好满足了概化锚定原则(GAP)的焦点锚定条件和部分时间锚定条件,从而提高了省略句的可接受度。焦点副词"才""就""也""都""却"的不同语义功能和句法位置也对省略结构的允准和同一(identity)机制造成影响。同时,不同焦点副词还存在连用共现现象,而针对焦点投射中无法同时存在多个核心的情况,本文根据制图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不同焦点副词具有不同的句法位置层级,焦点副词的语义前指是名词短语提升带来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型学视角下的英语“名词+复杂修饰语”结构翻译探析
    席建国
    2021 (6):  44-51. 
    摘要 ( 641 )   收藏
    认为英汉复杂修饰语表现为"N+CM"(后置)对"CM+N"(前置)对立性语序差别,这并不符合英汉语言的客观事实。英汉CM之间存在"N+CM"对应、优势性质对等关系和"CM+N"对应、劣势性质对等关系。英语的"N+CM"汉译时,应采用"N+CM"译法,同等情况下这可确保译文在句法-语义功能、语用-语篇功能、韵律特征、主观性程度方面最大程度地等值于原文,本文将其称为"‘N+CM’对应⇒最佳功能对等"翻译策略。惯常的"CM+N"语序译法属于翻译语言之误导,其功能对等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类型学的相关理论/原则应用于指导英语"N+CM"结构的翻译及其功能对等效果分析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国媒体涉华报道的语料库历时分析
    刘鼎甲
    2021 (6):  52-64. 
    摘要 ( 1998 )   HTML ( 60 )   PDF(pc)(5972KB) ( 536 )   收藏

    本文在批评话语理论框架下,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用法波动分析法,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美国媒体对华报道为例,对美媒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历时趋势进行考察,并借此讨论历时话语演变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美国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涉华报道中所关注的涉华话题多样,兼具长期稳定、短期聚焦和阶段性反复的特点,但其反华基调不变;其次,其显著的历时趋势主要是受其国内政治活动和意识形态变化的影响。此外,用法波动分析对特定话题在特定历时时期的话语演变研究有显著的支撑性,但其具体的话语内部语义、语用结构和社会文化背景仍然需要辅以大量的定性分析才可做出更为明确的阐释。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研究
    王尔德在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译介与传播(1892—1917)
    郑体武, 于晓婷
    2021 (6):  65-72. 
    摘要 ( 638 )   收藏
    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白银时代开始进入俄罗斯读者的视野,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翻译也在这一时期迅速达到高峰。受到白银时代的文化语境的制约和影响,俄罗斯对王尔德的译介延续了其强势的文学翻译传统,并和本国的文学发展进程形成颇有意味的同构关系。从译介学角度梳理王尔德在白银时代的传播路线不仅是对其俄罗斯翻译史的回溯,也能从中发现翻译活动与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对世界文学和国际文化交流语境下的翻译研究具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国“十七年”时期国家集中型赞助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
    夏维红
    2021 (6):  73-82. 
    摘要 ( 821 )   HTML ( 3 )   PDF(pc)(8958KB) ( 173 )   收藏

    国家对外译介少数民族文学是属于国家"外推"式文学翻译实践,文本生产以及传播与接受均在原语和译语两种不同文化系统中进行和完成。本文将考察建国"十七年"时期国家机构对外译介少数民族文学的实践行为,分析其译介特点和译介效果,旨在揭示其译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国家机构译介行为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当前中国文学"走出去"国家战略背景下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走出去",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借鸡生蛋到借镜传统——关于中国特色翻译研究话语体系建设的一点思考
    朱健平, 霍兴, 洪远
    2021 (6):  83-93. 
    摘要 ( 673 )   收藏
    中国翻译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中国特色翻译研究话语体系建设尚有某些不足。本文分析了中国翻译研究现状,认为目前其话语生产方式主要仍是"借鸡生蛋",但全方位引进西方理论也导致了某些消极后果,致使我们的话语方式民族特色不够鲜明。为此,我们应更重视借镜传统,从传统中汲取优秀思想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构建更具独立性的中国特色翻译研究话语体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特色翻译研究话语生产的某些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尤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传统走向现代——论描写翻译批评的现代理念、方法和任务
    张道振
    2021 (6):  94-102. 
    摘要 ( 731 )   HTML ( 9 )   PDF(pc)(5628KB) ( 273 )   收藏

    相比于传统翻译批评,描写性翻译批评追求的是对数据或事实分析过程中的客观和理性呈现,其目标主要是发现翻译作为过程、产品和功能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运作规律。本文在论述传统翻译批评的本质和功能的基础上,探索了当代翻译批评的描写性和科学性,并对翻译批评的解读和解释性本质进行策略性建构。文章阐明翻译批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过程就是从保守的规定主义走向开放的描写主义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文本发生学到翻译发生学
    管兴忠,李佳
    2021 (6):  103-112. 
    摘要 ( 1039 )   HTML ( 12 )   PDF(pc)(5821KB) ( 220 )   收藏

    文本发生学是研究者从作者笔记、记录、便条、短笺、往来信函、批注、计划、方案、草稿、誊清的稿子等繁杂的前文本重建作品写作过程的研究。发生学作为人文科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路径,同时具备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20世纪90年代,其研究方法被引入翻译过程研究。本文拟对近60年翻译发生学及其前身文本发生学国内外的发展做一回顾,认为国内翻译界可在译本挖掘角度、组织机构团队化、手稿编目技术规范、数字化建设、手稿鉴定、计算机分析工具、学术刊物创办和举办学术会议诸方面吸收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促进翻译发生学的发展,为翻译学研究开辟出新的路径和天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译语方向中译者认知资源分配研究
    王律, 王湘玲
    2021 (6):  113-121. 
    摘要 ( 685 )   收藏
    本研究基于眼动法、屏幕记录、回溯报告及问卷调查的多元互证,探究译者在不同译语方向中认知资源分配模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译者在译入过程中平均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均明显小于译出,说明译入占用的认知资源总量小于译出。就翻译阶段而言,译者在译入时启动更多认知资源进行阅读与修改,多呈现出"整体导向型"认知资源分配模式特点;而在译出时分配更多认知资源进行翻译转换,多表现为"局部导向型"认知资源分配模式。结合译入译出的质量发现,"整体导向型"认知资源分配模式更有利于译入任务的完成,而"局部导向型"分配模式是更高效的译出认知机制。本文为揭示不同译语方向中译者认知心理过程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