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语言研究  翻译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访谈 
    语言研究
    类型学视角下的“自己”义形式和功能
    吴建明
    2018 (3):  2-8.  DOI:
    摘要 ( 302 )   收藏
    以往的研究大多把汉语普通话的"自己"或其它语言中的"自己",定义为"反身代词"或"反身照应语",并在各自理论框架内进行演绎推理。与之不同,本文借助类型学"框架中立"的思想,对跨语言中"自己"义的形式和功能多样性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不仅汉语普通话的"自己"呈现多样性分布的格局,世界语言的同类形式也是类型各异,存在个性色彩的形义匹配模式。本文进一步把个体语言中"自己"义的形式和功能集合,称为"自己"义库藏,并通过"库藏结构"的分析法,对汉语普通话的"自己"进行刻画,展示该词汇内部形式和功能的关联对立关系及其层级架构体系,从而避免一些预设范畴给语言描写和比较所带来的困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语言(非)现实与时—体—情态的范畴关联及显赫性格局
    于秀金
    2018 (3):  9-22.  DOI:
    摘要 ( 289 )   收藏
    语言类型学界在跨语言现实/非现实的语义内容和范畴地位上尚有争论,无论将现实/非现实只看作情态范畴还是认为现实/非现实不是跨语言有效范畴的观点均有偏颇。本文主张现实/非现实是类型学中的有效范畴。从认知范畴化的角度讲,跨语言现实/非现实是时—体—情态三个范畴的上位范畴,不同语言中显赫现实/非现实的原型义倾向与时—体—情态中的一个或多个范畴关联,即个别语言显赫现实/非现实的个性原型义都分布在时—体—情态这个共性概念空间中。本文建立了跨语言现实/非现实与时—体—情态的逻辑关联模式和标记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跨语言现实/非现实与时—体—情态的显赫性逻辑格局,逻辑格局的26种显赫性组配中有16种得到验证,涉及到31种语言,另外10种尚待验证。英语是现实/非现实和体—情态均不显赫而时显赫的语言,汉语是现实/非现实显赫而时—体—情态均不显赫的语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则与参数理论的生物语言学批评
    杨烈祥, 伍雅清
    2018 (3):  23-30.  DOI:
    摘要 ( 524 )   收藏
    原则与参数理论以语言天赋为理论起点,认为普遍语法由某些原则或同质生物结构组成,极大地促进了语言习得、跨语言比较研究和语言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在当前生物语言学平台上,原则与参数理论实际上是将语言表现型误以为语言基因型,以形式化手段将跨语言差异转换成类型推导,因而没有满足解释充分性目标和生物充分性要求,也无法解释语言起源和演化。语言生物设计是没有跨语言差异的合并机制,语言的形态发生是内生机制和外成系统动态互动过程,跨语言差异是后句法现象,如此解释回答了语言基因型的自然普遍性、表现型生态多样性以及导致多样性的原因等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词—构式的语义关系研究:认知事件框架进路
    程倩雯, 程琪龙
    2018 (3):  31-41.  DOI:
    摘要 ( 465 )   收藏
    动词和构式之间的语义关系,除了有匹配和漏配关系外,作者还发现了多种非匹配的关系,其中包括错配句、失配句、无配句中的非匹配关系。含非匹配关系的汉语句子,难以用现有的构式进路模式来合理表述。我们基于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的融合原则和Talmy的事件框架的隐显组织的注意理论,建构新的认知事件框架,并以此合理表述汉语的各类非匹配构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医患会话中同话轮内自我修正研究
    马文, 高迎
    2018 (3):  42-54.  DOI:
    摘要 ( 484 )   收藏
    本文基于对实际医患互动语料的会话分析,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汉语医患互动中同一话轮内自我修正的策略选择及医患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从认知情态的视角加以阐释。研究发现:汉语医患会话中同话轮内自我修正共采用7种策略,且医患双方在策略使用频率及使用目的上存在诸多异同,这反映了医患双方基于对彼此认知状态以及认知地位的认识,通过使用不同的修正策略,来表达自己的认知立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连动结构的拷贝分析
    袁芳, 陈宗利, 魏行
    2018 (3):  55-66.  DOI:
    摘要 ( 248 )   收藏
    本文基于移位的拷贝理论探究汉语连动结构的生成过程及论元共享问题的解决方案。拷贝的生成过程显示,论元共享现象根源于语音界面与语义界面的不平衡性。论元共享问题的解决需从对隐性拷贝的解读着手。在语义解读过程中,所有出现在题元位置的拷贝都能够获得题元角色,从而解决了论元共享与题元准则之间的矛盾。拷贝分析法不仅对汉语连动结构中的论元共享问题做出了最简解释,而且揭示了驱动语言发展的普遍机制——语言表达的充分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竞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研究
    振兴科学翻译史的研究——应用翻译研究有待拓展的领域
    方梦之, 傅敬民
    2018 (3):  67-75.  DOI:
    摘要 ( 456 )   收藏
    数十年来,我国翻译史研究重文学翻译轻科学翻译。作者认为,翻译史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必须挖掘并弘扬对我国近现代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翻译家,呈现翻译史上被忽略、被遮蔽的重要史实,实现由文学翻译史向思想文化交流史研究的转向。翻译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译者,而不是译文,因为只有译者才会有社会担当。本文提出振兴科学翻译史研究,同时讨论其研究方法:以历史语境为依据、以译者为中心、以学科本土化发展为背景、以文本为参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节奏便是格律”——闻一多十四行诗译介的诗学解读
    文珊, 何高大
    2018 (3):  76-85.  DOI:
    摘要 ( 455 )   收藏
    十四行诗进入中国的过程中,闻一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考察了闻一多译介十四行诗的诗学动机,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他在翻译中对韵式、建行、诗学形象及节奏等诗学元素的处理方式。诗学的解读显示出在十四行诗的译介中闻一多"节奏就是格律"的诗学观发挥了强大的操纵功能,他力图重现原诗格律形式,尤其是在节奏方面的处理,反映了他借助十四行诗的译介重建中国诗歌形式的努力。闻一多十四行诗译介对构建中国新诗格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也正是该翻译事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徐志摩诗歌创作与翻译的互动生成
    陈历明, 马双
    2018 (3):  86-98.  DOI:
    摘要 ( 412 )   收藏
    徐志摩通过自己多元化的创作与翻译,尝试并创造性地转化了众多西方诗体,在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中找到了良好的平衡和契合点,极大丰富了现代(白话)新诗的文体形式,也较好地避免了新诗伊始广为诟病的非诗化之弊端,促成了其音乐美学艺术气质的回归,值得后人发扬光大。五四以来的闻一多、戴望舒等现代诗人翻译家(或译者诗人)亦可如是观之。就中国新诗而言,外来影响是新诗现代性生成的条件与结果,无需回避,借此反思学界对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的误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国文学研究
    转型焦虑:文化观念流变中的《心之死》
    殷企平
    2018 (3):  99-106.  DOI:
    摘要 ( 389 )   收藏
    在英国文学与文化观念的互动史上,伊丽莎白·鲍温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她用写小说的方式,丰富了文化观念的内涵,可是这一点至今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她的代表作《心之死》为例,近十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大都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剖析小说女主人公波西娅"心之死"的原因。依笔者之见,鲍温塑造波西娅这一形象,讲述她的心路历程,固然具有心理意义,但是她具有更丰富的文化意义。如果我们把《心之死》看作文学与文化观念发展史的一种互动,并从中探寻鲍温的文化思想,就更能把握波西娅"心之死"的深层次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