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语言研究
    英语双重谓语句的语篇性
    任绍曾
    2021 (3):  2-20. 
    摘要 ( 1137 )   HTML ( 65 )   PDF(pc)(10459KB) ( 256 )   收藏

    本文拟从认知功能的视角出发,研究英语双重谓语句的语篇性。研究的问题是:既然DP句已经取得约定俗成的语言单位的地位,而且已融入[PredAdjSbj be PredAdj]构式的整体抽象式的网络,为什么不能成为构式?DP句在体现语境时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结构上的双重性和语义上的具体性,我们统称为语篇性。对55个DP句构成的随机语料的分析结果说明,DP核心句的成分具有若干明显的语篇特征,而这些特征集中证明了DP句的语篇性。这一分析结果又为以35个DP句构成的系统语料所验证。两种语料的分析结果表明DP句这些语篇特征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因而只能是语境决定的,可以看作是DP句的语境的印迹。DP句的语篇特征如此突出,从DP句推导出语境应该立竿见影。对两个样例的分析肯定了这一推论,从而进一步说明DP句的这些特征是其体现语境的印迹。由于DP句体现语境的双重性和具体性,重复使用某些DP句可以凸显非同寻常的社会语境。这也反映了DP句的语篇特征源于语境。最后论文指出,DP句的语篇性就是它的局限性,每一个特征对DP句体现语境都是一个局限,因此DP句只能体现一种语境,而不能体现其他。体现语境的局限就是在语篇中使用的局限。这为一本小说和一篇短篇小说中DP句的极低的出现率所证实。DP句的出现率与[PredAdjSbj be PredAdj]句的出现率相比差距悬殊。DP句保留了语境的许多特征,因而无法被去语境化而成为构式。Saussure说语言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2006:120)。DP句是一种专用工具,因而不能成为构式那样的通用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汉语的尝试构式
    汤敬安,石毓智
    2021 (3):  21-30. 
    摘要 ( 1039 )   HTML ( 52 )   PDF(pc)(5138KB) ( 206 )   收藏

    汉语学界一直都把句尾的"看"当作表达尝试态的动态助词。本文在对历时和共时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论证"看"自身并不表达尝试义,只是表示"观察"尝试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如何,而整个构式的尝试义则是由谓语动词自身所带的表达短时量的成分承担的,这些成分主要是动词重叠式、动量词、趋向补语、宾语的数量定语等。既然确定"看"并不是表达尝试义的,就不难发现尝试构式的使用范围并不限于祈使句或者非现实句,也常见于表达现实已发生事件的陈述句中。此外,我们还考察了汉语方言表达尝试范畴的多种形式,并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尝试构式的成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话典型差比结构的句法层次
    韩巍峰, 石定栩
    2021 (3):  31-37. 
    摘要 ( 958 )   收藏
    本文详细讨论了上海话典型差比结构的句法结构,发现上海话典型差比结构中的比较结果前存在一个由"更加"引导的等级层-DegP和一个由"还要"引导的焦点层-FocP。焦点层总是高于等级层,从而形成FocP>DegP的排列。研究的结论是,位于差比句首的比较主体可看作主题,上海话典型差比结构因此是一个主题句。比较基准也可主题化,不过当其主题化后,右侧的比较结果前需等级层和(或)焦点层来突显其新信息的身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粤语和长沙方言背景者英语词重音产出研究
    陈晓湘, 张小玲, 马俊周
    2021 (3):  38-48. 
    摘要 ( 880 )   收藏
    本研究探讨方言对英语词重音产出的影响。粤语、长沙方言背景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参加了一项双音节词重音产出任务。实验结果表明:三个语言组均能运用音高、时长和音强参数产出英语词重音,但各组运用方式和程度不同;产出重读、非重读音节时,粤语与英语组对三个参数利用差别较大,长沙话与英语组接近;产出扬抑格、抑扬格时,长沙话组对三个参数利用与英语组差别显著,粤语组和英语组更趋近。这表明受试者方言背景会影响他们英语词重音产出,母语韵律迁移明显。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部分支持了Altmann重音类型模型对语言的分类与对重音习得难易程度的预测,同时对该重音类型模型有关二语学习者产出不同重音模式的解释力提出质疑,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身份研究的会话分析路径
    吴亚欣
    2021 (3):  49-59. 
    摘要 ( 998 )   HTML ( 24 )   PDF(pc)(6251KB) ( 260 )   收藏

    会话分析是以自然发生的言谈应对为研究材料,发掘社会成员执行社会行为所用会话常规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会话分析视角下的身份是与交际事件相关的情境身份,具有指示性;它通过会话常规触发和实现,并影响会话的序列结构。运用会话分析方法研究身份首先要从语料中识别反复出现在某一序列位置的会话常规,然后分析与该会话常规相关的情境身份以及该情境身份对会话发展路径的影响,并总结出该会话常规在会话结构层面展现的规律,最后通过反例分析从交际参与者的角度证明该规律的确存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庭审中公诉人转述话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建构的语用身份
    马泽军, 郭雅倩
    2021 (3):  60-70. 
    摘要 ( 994 )   收藏
    语用身份论指出,说话人的固有身份会影响话语的选择,同时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又可以通过不同层面的语言选择来策略性地构建动态的语用身份。转述话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交际策略,在庭审中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本文以转述话语为切入点,以26场公开的真实庭审过程转写文本为语料,对我国庭审中公诉人转述话语的语言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公诉人机构身份下转述话语的分类及交际过程中公诉人在不同转述方式及韵律的选择下建构的语用身份。研究表明,在其国家辩护人、检察官以及讯问者的机构身份下,转述声源及转述内容各有侧重;同时,公诉人策略性地使用转述话语及韵律特征可以构建法律从业者、总结陈述者、信息确认者及话题引导者的语用身份,借此动态地实现其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趋近化理论视域下的媒体立场研究——基于德国媒体“华为威胁论”相关报道的语料库分析
    周冰
    2021 (3):  71-81. 
    摘要 ( 1327 )   HTML ( 37 )   PDF(pc)(5653KB) ( 228 )   收藏

    本文旨在以德国媒体"华为威胁论"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以趋近化理论为指导,借助COSMAS II语料库对媒体立场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基于趋近化理论,本文对语料的空间、时间、价值趋近化语言策略进行批评性分析,进而探讨德媒对"华为威胁论"的立场倾向。研究发现,德媒在报道中多使用空间趋近化策略,增强了美方在主张"华为威胁论"时的攻击性,暗含对其行为合法性的质疑;在时间轴上,语料中大量的情态动词与平行对比话语,突显了德方对事态发展的担忧;在价值轴上,德媒言简意赅地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华为威胁论仍是臆测,没有证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的语料库文体学研究:进展、问题及展望
    毛文伟
    2021 (3):  82-90. 
    摘要 ( 655 )   收藏
    日本的语料库文体学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个人文体研究和类型文体研究。前者多侧重于研究作家风格,并衍生出作者识别研究、写作时间推断等;后者则聚焦文体类型特征分析和分类模型构建。近年来,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从文学作品拓展到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用户反馈等非文学类文本。研究领域从文学拓展到教育学、政治学、经营学以及犯罪学等。所用指标不断丰富,分析方法不断创新。推断性统计和机器学习等新方法的引入有效地改善了数据分析的效果。当然,该领域的研究尚存在着视野较为狭窄、理论不够成熟、基础数据亟需充实、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开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研究
    诗学功能与诗学翻译: 翻译诗学研究
    王东风
    2021 (3):  91-97. 
    摘要 ( 2118 )   HTML ( 67 )   PDF(pc)(4217KB) ( 275 )   收藏

    诗学功能被认为是语言艺术"主导的、决定性的"功能。从诗学对诗学功能的定位来看,文学翻译的主导的、决定性的目标就应该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诗学功能,以体现原文的诗学价值。本文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对诗学功能的发生机制进行了阐释。这个机制表明,文学作品的诗学功能主要是由文学性来实现的,文学性的语言特征就是反常化的语言表现,这是作者在选择轴上出于审美目的而做出的选择,但在实际翻译中,大量有反常化特征的表达方式被常见的表达方式所取代,致使原文的诗学功能和诗学价值在译本中没有得到最优化的体现。本文从诗学的角度提出了诗学翻译的概念,并对诗学的方法论在诗学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译论需要训诂的支持:严复“三难”的历史遗产与重译
    蔡新乐
    2021 (3):  98-109. 
    摘要 ( 899 )   收藏
    儒家"心本论"可为译论置基;以训诂为法,经文可得正解,跨文化传译理应加以运用。但如钱锺书对"雅"之所训,严复儒家思想之渊源未得正视,"译意传译心意"之导向被遮蔽。对《论语》"达"的英译讨论显示,"心"的缺席无以传意。安乐哲"雅"的英译proper,应仿其self-so-ing,改为proper-ing,以显动态过程之"生生"大义,而"信"则应以形训之法移植。以儒家思想为指向的译论,理应警惕概念化背后认识论的收编危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视听翻译量化评估研究——现状、局限与启示
    王建华, 李静
    2021 (3):  110-119. 
    摘要 ( 1371 )   收藏
    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使视听翻译量化评估研究成为当前国际翻译研究的新热点。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外视听翻译量化评估研究现状,发现:1)视听翻译产品为量化评估研究的主要对象;2)现有评估模型多采用错误扣分制;3)多元化和交际性为视听翻译量化评估研究的特点。结合国际研究趋势以及国内研究现状,视听翻译的评估理论建构以及量化模型应用或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综述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