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语言研究  翻译研究  书评与综述 
    语言研究
    广义动结式倒置用法的允准:基于极量义和范畴化的解释
    张翼
    2016 (4):  2-9.  DOI:
    摘要 ( 1114 )   收藏
    广义动结式包含主宾语倒置的用法,对于论元实现的允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广义动结式的倒置用法需要包含内部和外部理据。其内部的极量义成分强调了剧烈的、出乎意料的状态变化,和倒置结构的语义特征匹配。在外部,范畴化关系使得广义动结式继承了狭义动结式倒置结构所编码的状态变化义,以及状态变化的高凸显度和相关语义特征。外部范畴化关系与内部极量义共同作用,允准了广义动结式的倒置用法,在理论层面也为构式的形义匹配提供了认知理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格语言的语序
    罗天华
    2016 (4):  10-20.  DOI:
    摘要 ( 1203 )   收藏
    本文以78种施格语言为样本,在语言类型学的框架下讨论施格语言的语序模式。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理清施格语言语序的基本面貌,包括小句语序、名词短语修饰语语序、附置词位置;(二)发掘各项语序特征之间的关联,认为语序特征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三)比较施格语言和一般语言的语序,指出其共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丰富和修正已有的语序类型学研究成果。文章也提出了施格语言的8条语序共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标记时态系统与英语复合句过去时的解读
    余小强, 吴珊
    2016 (4):  21-30.  DOI:
    摘要 ( 1266 )   收藏
    过去时的解读问题一直是逻辑学家和语义学家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单一标记的时态系统,如Prior时态逻辑,以及传统的辖域分析法,不足以解读英语复合句中复杂的过去时时态。只有采用多标记时态系统,以上问题,特别是"从句晚于主句"的解读问题,才能够得以解决。多标记时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谓词具有额外的时间论元位置;(2)时态语素是时间变量在谓词时间论元位置上的具体实现;(3)"先于"与"同时"等时间意义源自与时态语素具有某种关联的、语音为空的成分;(4)目标语言里的评估时间以时间变元t*的方式出现。多标记时态系统能够厘清由过去时时态产生的复合句歧义问题,解释复合句中存在的一句多义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组合性的认知阐释
    张志秀, 文旭
    2016 (4):  31-38.  DOI:
    摘要 ( 1138 )   收藏
    本文在分析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对组合性的诠释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表达存在三大意义寓域的观点,认为语言是通过意义依存性把意义组合进概念层、构式层或框架层的。组合性不是语言的属性,语言是意义依存性形成的。本研究有助于解决一直备受争议的组合性问题,为语言表达的组合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语言学中的语境:定义与功能
    魏在江
    2016 (4):  39-46.  DOI:
    摘要 ( 2325 )   收藏
    语境是语言学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概念之一。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基本主张来看,认知语言学不可能回避语境的研究,语境在认知语言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原型范畴、隐喻转喻、构式语义等方面论述语境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认知语言学必须重视语境的重要性的道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话语的博弈——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框定与重新框定策略的认知解析
    汪少华, 袁红梅
    2016 (4):  47-57.  DOI:
    摘要 ( 1497 )   收藏
    文章选取2012年美国首场总统竞选辩论中经济议题的辩论文本为语料,运用框定理论从公众接受的视角解析了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政治博弈策略,归纳了他们使用的主要框架和重构框架。本研究证实了Lakoff (2004/2008)提出的美国共和党比民主党更善于框定自身政治主张的观点。研究进一步表明:在运用框架建构美国的经济现实以进行概念操纵的过程中,罗姆尼的框架更为成功地运用了隐喻、意象、故事等思维构块,更有效地驾驭了公众情感;罗姆尼基于共和党的道德观表述政策,对奥巴马的经济框架进行了道德层面的重新框定,而奥巴马的框架却限于具体政策层面;奥巴马屡次使用罗姆尼的语言重复并强化了罗姆尼的框架,从而"帮助"罗姆尼赢得了更多"摇摆派"的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语习得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中介语属性及发展模式——从《剑桥二语习得手册》(2013)谈起
    戴曼纯, 毛眺源
    2016 (4):  58-64.  DOI:
    摘要 ( 1235 )   收藏
    二语习得涉及内在因素及内在机制、外在因素及其影响,只有综合各种视角、系统地考察二语习得,才有可能了解其全貌。本文立足《剑桥二语习得手册》(Herschensohn & Young-Scholten 2013)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各种重要因素与发展模式的详细剖析,着重阐释以上各因素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整合的可行性,为建构完整的中介语发展模式做前瞻性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义次级原则与二语习得
    韩巍峰
    2016 (4):  65-74.  DOI:
    摘要 ( 1415 )   收藏
    "语义次级原则"提出,"次级"解读总是先于"超级"解读被习得。本文详细探讨了"语义次级原则"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认为语义次级原则所提出的"次级"解读与"超级"解读之间的对立,其本质上是一个句法生成方式的问题。虽然该原则在理论上对一语习得仍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和预测性,但在二语习得研究语境下本研究发现,当母语对某一特定结构的解读范围小于目的语中相应结构的解读范围时,学习者最初都只会习得目的语中与母语相一致的解读,而不会像所预测的那样接受该语言中这一结构所有的可能解读。本文将这个现象称作"母语解读优先原则"。该原则不仅对普通语言学,更对当代言语-语言病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偏误—对比—认知:语言研究范式的新尝试——以“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为例
    王忻
    2016 (4):  75-83.  DOI:
    摘要 ( 1029 )   收藏
    利用偏误进行对比研究,是对比语言学方法论的一个创新;在此之上引入认知语言学原理作为工具进行作业,以尝试提出偏误-对比-认知的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虽尚属非主流,但它既符合语言学研究的规律,也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项目的具体实践也为本研究范式提供了成功的佐证:其每个个案的研究都是从学习者偏误出发,然后使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由此去观察日语和中文的本质上的异同,找出偏误发生原因,得出结论,然后再回过头去利用这些结论解决学习者偏误的纠正问题。这些个案研究的实践反过来又验证了这种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研究
    从翻译研究的多重视角看口译的跨学科研究
    余静, 王斌华
    2016 (4):  84-93.  DOI:
    摘要 ( 1646 )   收藏
    国内口译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研究视角比较单一、跨学科路径不足的问题。本文利用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结合最近十年国外口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语言学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四个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借助翻译研究的多重视角,拓展口译跨学科研究的主题和方法,深化口译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口译研究的实际提出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重译理论研究评述
    高存
    2016 (4):  94-103.  DOI:
    摘要 ( 1329 )   收藏
    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重译现象普遍存在。而围绕重译进行的研究,正以其对译学核心问题的论争与触及,逐渐成为中国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从这一意义上来看,重译研究在中国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与价值不言而喻。我国的重译理论研究主要具备三个特点,即总体沿着问题式研究路径、以论争的模式向前发展;基于传统译论的阐发与西方理论的借鉴并存;"假设—实证研究"模式的缺失。同时,它也具有西方重译研究所无法涵盖的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评与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