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语言研究  翻译研究 
    语言研究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Literary Discourse: A Study of the Implicit Metaphor in Somerset Maugham's Rain
    REN Shaozeng
    2016 (5):  2-19.  DOI:
    摘要 ( 1305 )   收藏
    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implicit conceptual metaphor in the short story Rain by Somerset Maugham from a cognitive-functional perspective.The word "rain",with its unusual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nd used in a less common clause structure in the discourse,is obviously foregrounded.But rain is not what the story is about,it is about the protagonist,a missionary,Davidson by name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a woman named Thompson.Rain is used symbolically as the source domain,but where is the target domain? The recurrence of "the rain",which forms a metaphoric chain,moves the narrative through its entire structure,beginning with Orientation,through 11 phases in Complication Actions until it reaches Resolution,which takes the form of Davidson's suicide.The ending comes as a surprise to the reader and forces him to look back and re-contextualize the story on the basis of a series of counter-expectancies and linguistic expressions so that he fi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vidson and Thompson was not one between a preacher and a sinner,but one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Linguistic analysis and cognitive analysis bring to light the fact that what made Davidson behave the way he did was not only his religious fanaticism but,more decisively,also his inner urge or desire,which turns out to be the target domain.The fascinating role metaphor and metonymy play in the unfolding of discourse makes it possible to establish the cross-domain mapping of knowledge about rain onto knowledge about desire,so the dominant conceptual metaphor,Desire Is Rain,finally takes shape.This is how the discourse realize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As the metaphor is implicit,it takes a lot of inferencing to see how the discourse realizes it as it unfolds,and how the metaphor shapes the meaning of the discourse as it gradually emerges.The target domain is implied in order to make the story stylistically unique and heighten the cognitive impact of the short story.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层级事件模型展现的汉语及物动结构式
    张建理, 麻金星
    2016 (5):  19-31.  DOI:
    摘要 ( 1126 )   收藏
    汉语及物动结句复杂多样,内含不同题元配置,题元间的语义关联也不同。构式语法可以将相关句子归入多个变式并区分窄义和广义构式。本研究将因果概念事件对窄义构式的投射分为两层:宏观层概念投射致事到主语,投射使事到宾语;微观层择要投射并彰显具体题元。被投射的题元借助语法转喻在构式中复合兼容。运用此双层级事件模型可以演示此构式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与英语不同,汉语有多个及物动结变式。这是汉语的功能主导特性使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句末助词“嘛”的认知与情感的关联性研究
    赵春利, 杨才英
    2016 (5):  32-45.  DOI:
    摘要 ( 1112 )   收藏
    本文以语义语法为理论基础,运用双向选择和语义地图的研究方法,对句末助词“嘛”的认知、情感及其关联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把前人对“嘛”的研究分成四种观点:传统语法的显而易见说、描写语法的应知未知说、功能语法的预设坚持说和生成语法的高程度标记说,并点明前人在理论解释、方法验证和分析描写上的优点和不足;其次,全面分析并验证句末助词“嘛”的句子功能分布图及其语义类型选择图,据此提取出“嘛”的认知意义:主观认知的执意应然性;第三,根据“嘛”的认知意义与内在矛盾,逐一分析“嘛”的四种情感类型:气愤不满意型、急躁不耐烦型、撒娇不遵从型、无谓不在乎型,并基于因果关系和分类关系,构建句末助词“嘛”的认知与情感的语义关联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翻转结构的句法生成
    韩流, 温宾利
    2016 (5):  46-57.  DOI:
    摘要 ( 1204 )   收藏
    本文提出了汉语翻转结构的“两个动词分析”法。据此分析,句式“五个人吃了一锅饭”中,谓语动词“吃”为常规及物动词,而句式“一锅饭吃了五个人”中,“吃”为不及物性系动词,类似于英语中的measure、weigh等度量动词;两个句式之间不存在结构上的转换关系,各自的句法生成方式很不一样,因此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的语义与句法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汉语的格及其表现形式
    谢楠, 姜兆梓
    2016 (5):  58-65.  DOI:
    摘要 ( 2031 )   收藏
    现代汉语中是否存在格一直是语法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否认汉语无格的研究存在研究方法问题:一是以个别语言的表现作为语言共性考察的标准,二是只注重静态研究忽视动态研究,因而结论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怀疑。为弥补这些缺陷,本文引入了以方证普、以古证今的动态研究方法,依据理论内部推理,得出汉语具有格的论点。与形态丰富的语言不同,现代汉语中的格不具有形态体现,语音实现是汉语格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及物分析、作格分析及其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刘明
    2016 (5):  66-74.  DOI:
    摘要 ( 1962 )   收藏
    本文回顾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其它研究对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对《京华时报》中雾霾相关新闻报道的分析,探讨了这两种分析方法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本文认为,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综合运用两种分析,更能够丰富批评话语分析的文本分析手段,揭示新闻话语表征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新方法——趋近化理论
    武建国, 林金容, 栗艺
    2016 (5):  75-82.  DOI:
    摘要 ( 4413 )   收藏
    随着批评性话语分析(CDA)的不断发展壮大,它的跨学科特征、动态发展趋势以及多元模式发展趋向越发明显。批评性话语分析者们不断通过跨学科和超学科进行探索和创新,如Cap(2014)通过跨学科研究,发展出CDA的新方法——趋近化理论。本文通过追踪Cap的最新文献,对趋近化这一理论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阐释,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理论对CDA研究的贡献和不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涉及多重接口的不完全习得研究
    吴菲
    2016 (5):  83-94.  DOI:
    摘要 ( 1264 )   收藏
    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语言官能构造解释某些语法知识领域为何发展迟滞或无法达到本族语水平。普遍认为,由于不同层面语言知识/分析的整合,接口处语言属性内生上比某一领域(句法、音系、语义)的语言属性更为“复杂”。即便在接口内部,接口地位并不平等;有些被认为更复杂、脆弱甚至问题频出。基于近期二语不完全习得和族裔语言习得的实证研究,笔者质疑了当前“某些接口具有脆弱性”的观点,讨论了涉及多重接口的语法属性实例,并揭示了内外接口概念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研究
    基于翻译过程的葛浩文翻译研究——以《干校六记》英译本的翻译过程为例
    许诗焱
    2016 (5):  95-103.  DOI:
    摘要 ( 1870 )   收藏
    本文以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文学翻译档案馆所收藏的葛浩文上世纪80年代初翻译《干校六记》期间与编辑、出版商、作者、学者以及读者之间的83封信件为基础,对葛浩文《干校六记》的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希望这一具体案例能唤起大家对翻译过程的关注和思考。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翻译过程研究可以为翻译评价提供新维度,为翻译教学提供新素材,为翻译研究提供新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中的副文本及研究:理论、方法、议题与批评
    耿强
    2016 (5):  104-112.  DOI:
    摘要 ( 2691 )   收藏
    本文对翻译中的副文本及其研究进行了综述。副文本概念来自热奈特。本文区分了隐形的和明示的翻译副文本研究。前者并未使用副文本之名,但其研究对象在翻译思想史、翻译规范、女性主义翻译及后殖民翻译的实践或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后者使用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利用个案研究和文化批评的方法,历时或共时考察各种文类的翻译副文本的形式、功能和意义。本文认为,今后可以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对象,并积极研究翻译副文本之于中国文学外译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