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1. 超学科范式下应用语言学Q方法的创新与前瞻
    郑咏滟
    外国语    2023, 46 (1): 2-10.  
    摘要741)   HTML49)    PDF (1515KB)(572)       收藏

    应用语言学的超学科范式转移要求思考如何创新研究方法解决核心问题, 形成具有特色的方法论体系。本文基于超学科范式, 剖解了Q方法持有的主客观一元论、复杂涌现的整体认识论和兼容并蓄的函中律逻辑, 辨析其与其他常用方法的异同以突出Q方法特色优势, 并通过实证案例梳理了Q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主要研究话题。文章最后前瞻Q方法的发展方向, 探讨如何在超学科范式下拓展应用语言学研究疆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中国问题, 推动国际译学“描述/系统”范式的新发展——译介学外译理论评述与再思
    江帆
    外国语    2023, 46 (1): 63-76.  
    摘要387)   HTML18)    PDF (1294KB)(549)       收藏

    谢天振教授的译介学外译理论作为译介学研究的后期成果, 在翻译学界尚未得到充分的评述和利用。本文首先详细回顾了译介学外译理论的酝酿、建构以及与译介学整体框架相融合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学术定义。其次, 通过对译介学研究进行范式谱系溯源, 并综述其所属的国际译学"描述/系统"范式此前对于各国"译出问题"的探讨, 凸显和阐明了译介学外译理论对于国际译学相应领域的推动和拓展。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译介学外译理论的学术贡献、适用范围与路径, 以及需要厘清的问题和未来提升空间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再思, 以期翻译研究界能更为恰切、准确地认识和运用这一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翻译研究的新描写主义途径: 问题与方法
    桑仲刚
    外国语    2023, 46 (1): 86-95.  
    摘要434)   HTML15)    PDF (1224KB)(514)       收藏

    自20世纪末以来, 旨在重构翻译规范的描写翻译研究成了翻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翻译规范"与翻译操作行动之间的距离太大, 研究中需诉诸主观解释和经验判断, 从而使得这种自然实证主义研究走向了折衷主义困境。同时, 描写翻译研究本应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探究性过程, 但基于已有理论框架解释所收集的实证数据, 又使其陷入了"不需要又离不开理论"的困境。新描写主义主张诉诸科学性、学理性观察工具的"精致描写", 倡导摒弃质性描写和为迁就理论而证明其正确的"循环性"描写。据此, 可构建以探究翻译问题和以证伪、修订现有理论为目的的描写翻译研究新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诊疗方案给出方式、诊疗内容与序列位置之关系的会话分析研究
    于国栋
    外国语    2023, 46 (1): 23-33.  
    摘要529)   HTML10)    PDF (1166KB)(512)       收藏

    本研究采用会话分析研究方法, 以泌尿外科门诊录像及转写为语料, 探讨医生诊疗方案给出方式与诊疗内容及序列位置之间的内在关系。语料分析发现医生主要通过宣告、建议、给予三种行为给出诊疗方案。宣告类诊疗方案为直接解决疾患的生物医学手段, 建议类诊疗方案是解决疾患的辅助手段或生活方式干预, 而给予类诊疗方案只舒缓症状。从序列位置看, 宣告类诊疗方案往往出现在明确的诊断和诊断解释之后, 建议类诊疗方案出现在宣告类诊疗方案之后, 而给予类诊疗方案或者出现在患者无器质性疾病诊断之后, 或者出现在宣告类和/或建议类诊疗方案之后。从行为决定权来看, 宣告类诊疗方案最大程度体现医生决定患者后续行为的权力, 建议类和给予类次之。诊疗方案的给出方式与诊疗内容及序列环境之间的上述关系是医患双方共同建构和观照的一种社会规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论“无本回译”“佚本回译”及“文化还原”*
    常欣
    外国语    2023, 46 (3): 82-91.  
    摘要523)   HTML5)    PDF (1214KB)(510)       收藏

    无本回译已成翻译研究热点,但目前对此概念的界定不仅仍存歧义,还反使何为回译变得不甚明了。本文认为造成这种模糊的原因,在于国内译学语境中,“还原”“文化还原”等观念主导了与回译相关的议题之探讨。而在国外译学脉络中,“回译”与“还原”并非不可切分,在具体语境下甚至可能呈现对立之势。“文化还原”要在“求似”,于译者言,尤其针对语言形式的模仿,当下讨论较多的“无本回译”正是一种“求似”之译。然“求似”之译不必一定是回译,因原本佚失造成的回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本回译——本文将这种回译称为“佚本回译”,与当下热议的“无本回译”以示区隔。前者确是回译,后者只是一种“伪回译”,但二者却分享着几大相通之处:相似的翻译策略(皆有所本)、相当的阅读期待(几可乱真)和相同的翻译目的(文化还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汉语情绪直意词和情绪隐含词加工的ERP研究*
    刘佳,范琳
    外国语    2023, 46 (3): 32-45.  
    摘要367)   HTML47)    PDF (1936KB)(496)       收藏

    本研究采用静默阅读任务考察汉语情绪直意词和隐含词加工的神经机制,以及词汇的情绪效价对这一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早期感知觉加工阶段,效价调节情绪直意词和隐含词的加工,在左半球消极隐含词比消极直意词和积极隐含词诱发更负的N170,只有在加工消极隐含词和积极直意词时,才发现词汇在左半球比在右半球诱发更负的N170。在中期语义信息加工阶段,情绪隐含词比直意词和中性词诱发更负的早期后部负电位。在晚期精细化加工阶段,积极隐含词和消极直意词比中性词诱发更正的晚期正成分。时空微态分割分析发现,中性词、积极直意词和积极隐含词具有相同的微状态,且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消极直意词和消极隐含词的微状态不同,且其模式不同于中性词、积极直意词和积极隐含词。结果表明,情绪直意词和隐含词的神经加工机制存在差异,且其加工受效价调节;情绪词加工模型应纳入情绪词类这一重要变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语言研究中的意识形态: 概念梳理、角色界定、理论思考
    赵芃,田海龙
    外国语    2022, 45 (4): 9-17.  
    摘要1298)   HTML51)    PDF (5256KB)(436)       收藏

    意识形态"不仅是政治研究中的概念, 也是语言研究中的概念。意识形态与语言使用的紧密联系使其在近30年的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对"意识形态"概念在语言研究中的含义进行梳理, 发现其具有四个明显特征, 即"心理意识"特征、"社会立场"特征、"权力关系"特征和"话语体现"特征。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界定出"意识形态"在语言研究中扮演的三个角色: 1)在批评话语分析领域意识形态是语言研究揭示的内容, 2)在语用学领域它是论证的课题, 3)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它是语言研究借助的工具。这些讨论突显语言研究将语言运用作为社会实践进行研究的趋势, 有助于探究言说者的能动性, 通过探究意识形态在语言研究中的角色和作用促进语言学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中国EFL学习者冠词产出的主(客)观实指性效应研究*
    邵士洋,吴平
    外国语    2023, 46 (3): 21-31.  
    摘要307)   HTML17)    PDF (1151KB)(380)       收藏

    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实指性由辖域关系和主观世界的认知两个维度界定,本文分别称为客观实指性和主观实指性,而对于这两类实指性在中国EFL学习者英语冠词习得的效应研究仍有分歧。本文采用诱导产出法考察12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五种指称类型的名词性成分中的冠词产出状况。实验数据表明,客观实指性和主观实指性对各组受试在定指的两个指称类型冠词产出的效应差异不显著;不定指类型中,受试在主观实指与客观实指的冠词产出效应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定非实指与不定主观实指以及不定客观实指名词成分类型的冠词使用准确率差异显著。结果证实中国EFL学习者英语冠词产出时客观实指性效应显著,而主观实指性在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的产出效应不显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汉学术翻译意义转移的性质研究——以《盖娅时代》翻译为例
    范祥涛,李耀
    外国语    2022, 45 (4): 81-88.  
    摘要645)   HTML13)    PDF (4179KB)(373)       收藏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 转喻和隐喻不仅是辞格, 更是两种思维方式。长期以来, 中外译界均直觉地视翻译为隐喻或转喻, 却没有实践证据。本研究基于小型学术翻译语料库,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考查了英汉翻译中意义转移的类型和方式。研究发现, 英汉学术翻译中的意义转移基本上是转喻性的, 译者翻译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转喻的思维方式。这就部分证实了翻译是转喻的观念, 同时部分证伪了翻译是隐喻的假设。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相辅相成
    冯志伟,张灯柯
    外国语    2022, 45 (6): 77-87.  
    摘要903)   HTML41)    PDF (6231KB)(311)       收藏

    本文介绍了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统计机器翻译和神经机器翻译的发展历程,阐释机器翻译研究需要有语言学知识和常识的支持,主张不要过分地迷信目前广为流行的基于语言大数据的连接主义方法,不要轻易地忽视目前受到冷落的基于语言规则与常识的符号主义方法,应当把基于语言大数据的连接主义方法和基于语言规则与常识的符号主义方法巧妙、精准地结合起来,把机器翻译研究推向深入。本文指出,机器翻译将成为人工翻译的好朋友和得力助手,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应当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语料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英译本比较研究——以民法核心概念民事主体相关术语的英译为例
    朱玉彬,刘洋
    外国语    2022, 45 (5): 87-99.  
    摘要1243)   HTML40)    PDF (7179KB)(286)       收藏

    本文基于自建的《民法典》语料库平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两英译本的语言形式参数和民事主体相关术语的英译进行了语内和语际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两译本的各项语言形式参数十分接近,且都接近《德国民法典》英译本的语言形式参数,但与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书语料库及英国国家语料库法律子库的语言形式参数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英美民事法律文本为判例法文本而非成文法文本,它们多使用描述性法律话语,而非法典类的规定性法律话语。(2)就民事主体相关术语英译而言,两译本均忠实于原文,对应翻译占比极高,省略和分析型翻译占比极低。此外,两译本在少数民事主体相关术语的英译选词上有些差异,并存在个别未遵循术语翻译一致性原则的情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人类语言进行体表达式的类型及其时空性差异
    何清强
    外国语    2023, 46 (4): 2-16.  
    摘要328)   HTML31)    PDF (6935KB)(282)       收藏

    本文基于72种语言样本,分析了人类语言进行体表达式的类型及其时空性差异。从是否涉及核心动词自身的形态变化、标记的性质以及与方所义或方所成分的关联度等因素来看,人类语言进行体的各种表达式形成一个以空间概念表达时间概念的显著程度的连续统,也就是人类语言进行体表达式时空性显著程度的连续统。研究也发现人类语言进行体表达式的一些蕴含共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语用学的包容性及融合性
    冉永平,杨璘璘,刘平
    外国语    2022, 45 (4): 2-8.  
    摘要685)   HTML58)    PDF (4280KB)(269)       收藏

    语用学是一门关注社会现实的交叉学科。继上届国际语用学大会集中探究社会的"边缘化现象"及相关问题后, 第十七届国际语用学大会的主题又聚焦"包容性现象的语用学研究", 这充分体现了当代语用学研究的社会关注与社会担当。本文根据语用学研究的新兴成果, 结合第十七届国际语用学大会的专题内容, 重在梳理和总结语用学发展的包容性和融合性趋势与特征, 尤其是与多样化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前沿话题和研究内容, 以期为我国语用学的未来研究提供有益启示与指导, 并为社会管理提供重要的社会语用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再议“汉语名动包含说”
    陆俭明
    外国语    2022, 45 (5): 2-14.  
    摘要1129)   HTML74)    PDF (7015KB)(262)       收藏

    本文从四个方面评议沈家煊先生的“名动包含说”:(一)对比分析“名动分立”和“名动包含”;(二)“名动包含说”思路会有可能引出荒唐的“谓名包含说”;(三)关于“简洁准则”和“中心扩展条件” “并列条件”;(四)“名动包含说”的根本问题在哪里?本文的中心意思是,“名动包含说”还需深思、慎思;希望沈家煊先生能提出“名动包含说”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只在“理论”上反复论述。当然,我们也并不认为目前的“名动分立”汉语词类体系就很完美,我们还会努力探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汉语是句法混合型语言吗?*
    罗天华
    外国语    2023, 46 (3): 2-12.  
    摘要424)   HTML21)    PDF (1225KB)(249)       收藏

    新近有研究提出汉语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作格性,是一种“(宾格与作格)混合型语言”或者“分裂作格型语言”。本文在理论与事实两方面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理论上,句法作格是形态作格的次类,汉语没有形态作格,没有句法作格存在的可能;事实上,汉语核心论元全无标记,也没有A/S/O的归并与区分。文章指出:1)汉语既无形态作格特征,也无句法作格表现;2)形式句法的作格现象与类型学的(分裂)作格格局并不相关,对汉语的“句法混合/分裂作格”分析缺乏依据;3)“作格句法”与“句法作格”存在根本区别,汉语不是句法混合/分裂作格型语言,而是一种中性语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认知事件框架和凸显构型的整合
    程倩雯,程琪龙
    外国语    2023, 46 (2): 2-12.  
    摘要466)   HTML47)    PDF (5449KB)(242)       收藏

    概念内容和语言表达之间的论元变异体现机理及其认知过程,数十年来一直是语言学各理论努力解决又解决不好的理论表述难题。最被看好的原型理论模式和等级对应理论模式,仍然无法合理准确表述汉语的许多句子。理论界的另一个思辨议题是语言结构是否一定程度取决于语义。本文旨在论证,事件的概念内容以及和它整合的凸显构型,都将一定程度确定变式的选择。概念内容由认知事件框架作形式表述,凸显构型则由四个凸显等级构成。本文以放置事件的汉语语料为样本,验证整合模式的操作可行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古汉语辞书的英译三合:“义、体、气”——谈《尔雅》英译的多元标准
    李志强,徐剑
    外国语    2022, 45 (3): 93-101.  
    摘要655)   HTML4)    PDF (4917KB)(236)       收藏

    《尔雅》作为古汉语辞书的代表性典籍,有其独特的复合型文本特征。要在英译时充分呈现其复合型文本特点,需要构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翻译标准。以文章翻译学“义体气”三合理论为指导,根据《尔雅》多功能文本的特点,可以从七个层面构建该汉语辞书的英译标准,即基于“义合”的汉英义素相合、注疏理据相合、术语涵义相合,基于“体合”的释义结构相合、汉字要素相合,基于“气合”的典籍文脉相合、训诂诗韵相合。《尔雅》英译的多元标准,可为其他汉语辞书典籍英译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英汉名动范畴边界渗透的类型学考察
    邵斌,杨静
    外国语    2022, 45 (3): 2-10.  
    摘要692)   HTML26)    PDF (5081KB)(230)       收藏

    英汉语的动名兼类现象是长期困扰语言学界的难点问题。近十多年来,有学者提出“英语名动分立,汉语名动包含”的假设,动名兼类问题更是成为学界的焦点。本文基于从语料库获得的频率词表,借助语言类型学领域的“边界渗透性”概念,考察并对比英汉名动范畴边界渗透现象。研究表明,就考察的两万高频词而言,英汉两种语言的动名兼类词占比以及名动范畴边界渗透率都比较高,且较为接近,这表明两种语言在词类方面都属柔性边界语言,词类灵活性较高,研究发现并不支持“英语名动分立,汉语名动包含”的假设。英汉语同属词类柔性边界语言,这是因其在屈折形态方面的共性所致。从语言类型角度来说,英语在名动词类边界上接近于以汉语为代表的孤立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形式语义知识驱动的中文伪情感句智能识别模型
    周红照
    外国语    2023, 46 (3): 13-20.  
    摘要297)   HTML10)    PDF (1139KB)(213)       收藏

    情感因子(情感词、情感短语、情感句式)是情感句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有效鉴别包含情感因子但并不表达情感意义的“伪情感句”,是过滤噪声、提升情感句识别准确率的关键一环。本文首先基于语料归纳和同义词扩展,总结出七类鉴别“伪情感句”的语义特征——主观愿望类、主观猜度类、假设让步类、目的计划类、疑问询问类、建议要求类、客观指涉类;然后将每一类型的具体词语添加到语义词典中,赋予其xjc(情感消解词语)的语义标记,制定“情感消解因子+情感因子=伪情感句”等情感消解规则,取消受情感消解因子语义管辖的情感因子的情感倾向;最后用Python将情感词典、语义词典、情感消解规则等知识本体编程实现为中文情感分析系统CUCsas的伪情感句过滤模块,实验准确率为91.0%,召回率为87.7%,F1值为89.3%。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身份的联合共构:身份动态建构新探
    任育新
    外国语    2022, 45 (3): 48-58.  
    摘要679)   HTML14)    PDF (5743KB)(205)       收藏

    本研究尝试运用Arundale(1999, 2006, 2010)提出的联合共构交际模式考察身份动态建构过程,重点关注交际者如何共同参与身份的动态建构。研究表明,身份动态建构是在交际参与者联合协同互动中实现的,具体体现为身份建构中参与者的协商和协作; 身份是交际参与者在协同互动中联合共构的结果,在会话互动中具有“非终结性”特征。同时,身份联合共构过程中,交际者的参与度可能会有差异、身份建构方式及话语策略也会存在隐性和显性的差异。另外,会话互动中非交际参与者身份的建构同样体现了联合共构的特征。本研究为言语交际中身份动态建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共同体构建视域下“共情修辞”的目标、问题、路径——兼论“元主体”“他者意识”“话语权补偿”概念
    胡范铸,张虹倩,胡亦名
    外国语    2022, 45 (6): 2-11.  
    摘要540)   HTML32)    PDF (5753KB)(202)       收藏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人类社会化最伟大的愿景和实践。语言是人类交往最重要的媒介,推进共同体的构建更离不开语言。这里的"语言"不仅意味着一种符号体系,更意味着一种修辞行为,一种"共情修辞"。依据"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修辞不仅意味着"表达",还包括"接受",共情修辞应该具备自觉的"倾听"意识;修辞不仅意味着"你/我"的对话,更是"我/你/他"三方的情感感知和响应,共情修辞应该具备自觉的"他者"意识;修辞不仅意味着话语权的实现,还包括"话语权补偿"机制,共情修辞应该自觉走出"丛林思维"。进而言之,共情不仅是修辞的动力,也是修辞的一套行动方案,更是修辞的根本目标,对于国家形象修辞而言,更是达成"共同体化"的必由之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翻译方向性与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的研究面向
    吴赟,李伟
    外国语    2022, 45 (6): 99-109.  
    摘要620)   HTML4)    PDF (7227KB)(186)       收藏

    对外翻译作为促进不同文明与文化体系之间交流与对话的策略与方法,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关注与重视,但其与对内翻译的差异尚未引起译学界足够的关注,这一现状较易淡化与模糊对外翻译实践的独特性,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剖析翻译方向性概念与实践内涵的基础上,基于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实践的历史现实,思考理论基础、立场与价值观以及策略方法等研究面向所展现的特征与问题,进而从多学科融合下的对外翻译理论研究、双重需求驱动的对外翻译实践模式、基于受众的翻译效果研究以及技术赋能下的多模态多媒介翻译研究等维度为对外翻译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国家翻译学的建构理据
    任东升,高玉霞
    外国语    2023, 46 (1): 77-85.  
    摘要397)   HTML6)    PDF (1272KB)(181)       收藏

    国家翻译研究不断深化拓展, 已涵括国家翻译实践、国家翻译能力、国家翻译制度等核心议题, 关涉国家翻译功用引发的国家相关议题, 使其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且研究论题有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之势。在此研究背景下, 中国学者提出建构以国家翻译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国家翻译学。从概念界定和理论探索走向学科体系建构的常态机制, 首先需要论证学科建构的理据。本文对国家翻译学建构的学理基础加以剖析, 发现以国家翻译及其相关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建构国家翻译学具有客观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逻辑合理性。建构国家翻译学是可以做, 且应该做、必须做的重要课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翻译顺应机理层次论
    黄忠廉,刘丽芬
    外国语    2022, 45 (6): 88-98.  
    摘要609)   HTML13)    PDF (6239KB)(175)       收藏

    顺,即顺从;应,即适应。语用学的顺应论产生于单语言,与翻译结合将发生质的变化,因涉作者、原作、读者、方向等因素,可构成顺应系统。据语际顺应程度大小,可分全译顺应论与变译顺应论两层,前者旨在解决语际形义小矛盾,后者旨在解决跨文化供需大矛盾,这是顺应论助研翻译学的新划分。史上翻译曾以全译小顺应机理为主,以变译大顺应机理为辅,现在或走向平分秋色的格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界面研究视阈下对政治语言学与语言政治学之间关系的思考
    刘兆浩,常俊跃
    外国语    2022, 45 (5): 24-31.  
    摘要510)   HTML21)    PDF (4531KB)(173)       收藏

    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文献对语言学与政治学的界面研究进行了梳理。对该界面研究中的“朝向”、研究目的、学科定位、方法论、语言学研究者优势等进行分析后发现,政治语言学形成于语言学的“政治转向”,强调服务语言学的发展,应是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语言政治学缘起于政治学的“语言转向”,更关心政治学的繁荣,应是一门政治学分支学科;虽然目前在语言学与政治学之间已经实现了部分概念、理论、方法等的“跨界”,但是在政治语言学与语言政治学研究中以上方面的差别依然很明显;对于语言学与政治学界面研究的开展,语言学研究者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叙事共情的修辞机制
    李克
    外国语    2022, 45 (6): 12-20.  
    摘要825)   HTML40)    PDF (5683KB)(164)       收藏

    基于共情元素,叙事共情与共情修辞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有鉴于此,本文将在梳理叙事、共情与修辞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挖掘叙事共情的修辞学根基,进而深入探究叙事共情的修辞机制。研究发现,情感诉诸与同情认同等修辞学范畴奠定了叙事共情的修辞学根基。其次,叙事共情的修辞机制可从修辞者、修辞目的、修辞情境、修辞策略与受众等要素进行阐发。具体来说,叙事共情的叙事者即为修辞者;叙事共情的修辞目的因修辞情境而异;叙事共情的修辞情境主要包括缺失、受众与时机;叙事共情的界内型共情策略、大使型共情策略与宣传型共情策略与无意识认同、对立认同与同情认同相对应;而受众则是产生叙事共情的落脚点。探究叙事共情的修辞机制可为当下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数学算式对二语关系从句的跨认知域结构启动研究
    王保昌,雷文容,李荣宝
    外国语    2023, 46 (2): 13-23.  
    摘要415)   HTML27)    PDF (5985KB)(157)       收藏

    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范式, 以数学算式为启动项, 以英语关系从句为目标句法结构,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英语专业大学生数学算式加工对英语关系从句理解的跨认知域结构启动效应。实验结果显示高挂靠数学算式加工促进了被试对高挂靠英语关系从句的理解, 低挂靠数学算式加工促进了被试对低挂靠英语关系从句的理解。结果表明二语理解中存在跨认知域结构启动效应, 数学算式和二语关系从句可能共享抽象结构表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对话与共生——试析许钧关于中华文化译介的思考
    刘云虹
    外国语    2022, 45 (4): 72-80.  
    摘要538)   HTML18)    PDF (5386KB)(151)       收藏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促进中国文学、文化更真实有效地"走出去", 进而为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互鉴与共生创造条件, 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翻译遭遇的新挑战, 也是译学界必须直面并深入探究的重要论题。许钧教授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敏感性, 密切关注中华文化译介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深刻思考。本文结合其重要论述与核心观点, 从翻译的文化价值与开放精神出发, 对中华文化译介加以探讨, 力求促使翻译在助力人类文明走向丰富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跨学科创学之成败得失——66种跨学科的翻译学鸟瞰
    方梦之
    外国语    2023, 46 (2): 79-87.  
    摘要444)   HTML12)    PDF (5136KB)(148)       收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学人研究翻译理论和建构跨学科翻译学的热情高涨。跨学科的翻译学有自创的、引进的, 也有引进后本土化的。本文以66种不同名目的跨学科翻译学的名称为关键词、主题词, 查询知网数据; 分析发现, 其中只有几种渐趋成熟, 具有应用性、可接受性或解释性, 是成功的, 如生态翻译学、翻译美学等。大多自创的跨学科翻译学接受度差, 影响力弱, 有的形同虚设。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名动包含理论存在逻辑问题吗?
    孙崇飞
    外国语    2022, 45 (5): 15-23.  
    摘要557)   HTML11)    PDF (4664KB)(147)       收藏

    文章对金立鑫(2022)“‘名包动’理论的逻辑问题”一文提出商榷。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西方逻辑学推崇的“甲乙分立”格局和逻辑三段论能否“套”得住汉语?名动包含理论是否违反逻辑公理和三段论推理规则?借此澄清学界对汉语名动包含理论的误解,并提出我们的看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扩展意义单位再审视
    刘运锋
    外国语    2023, 46 (4): 17-26.  
    摘要246)   HTML42)    PDF (5443KB)(141)       收藏

    扩展意义单位是语料库语言学重要的理论和分析术语。但实践中,节点被预设为固定不变,而且未对语法词进行语义分析,这限制了扩展意义单位研究视野,有必要对其再审视。利用COCA语料库,围绕某个节点,依次进行词语、语法、语义等扩展描写;然后采用互搭配分析,变换节点和搭配词观察角度,对扩展意义单位进行再扩展分析;最后描写局部语法型式,探讨研究应用。结果显示,意义单位的多层面共选是整体连动的,节点在共选要素影响下存在变异形式,同一位置上的词语分析同时呈现多种关系。研究结果对短语词典编纂和意义单位自动处理有应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内隐社会认知路径的口译质量感知偏差研究
    李天韵,崔英
    外国语    2022, 45 (5): 100-109.  
    摘要550)   HTML6)    PDF (5533KB)(138)       收藏

    在口译评估体系中,对口译质量的评价不应受到除信息还原、表达措辞外的副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干扰。基于拟真场景的口译实证研究则表明,译员的性别、外表、口音和种族均使用户对口译质量感知产生了偏差性影响。由于口译是译员-用户在社会情境下的交际活动,口译质量是涉及交际多方的动态概念,从社会心理视角切入的口译质量研究能够为评估体系与用户感知之间的偏差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完善现有的评估体系。本文以“内隐社会认知”为理论基础,针对译员的社会身份与用户感知的口译质量的关系设计了实证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用户对同一份口译视频作质量评价,区别仅在于视频开始前译员社会身份简介的呈现与否。定量及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译员凸显的“医师、高学历”社会身份不仅使用户对口译质量感知产生积极偏差,同时显著提升了对译员胜任行业领域的认可程度、增强了用户对译员的信任感。本研究补充了口译质量感知偏差中的“身份”因素,为社会心理视角的口译研究构建了研究路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重估部分词汇主义研究区分英语真、假结果构式的合理性
    宋文辉
    外国语    2022, 45 (4): 18-28.  
    摘要474)   HTML9)    PDF (5045KB)(126)       收藏

    部分词汇主义研究根据小句核心动词情境类型的语义标准将英语结果构式分为真、假两类, 认为前者的结果短语是补足语, 后者的结果短语是附加语。相关研究采用了语义分解、语义指向、语义转写等多种分析手段。上述看法有偏差, 结果短语可给行为动词加上终结点, 也可使完结动词终结点实现并被凸显, 两类情况句法表现基本相同, 上述基于语义标准的分类缺乏语法形式证据。结果构式有不同来源, 但到现代英语时期不同情况已趋于同构。总之, 真、假结果构式并非合理的语义分类, 更非合理的语法分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非空间性“大+N”结构的语义组合机制研究
    李强
    外国语    2023, 46 (4): 27-42.  
    摘要192)   HTML4)    PDF (8755KB)(124)       收藏

    本文讨论非空间性“大+N”结构中“大”与名词在组构过程中的语义问题。在“大”与名词的组合中分别抽绎出名词的语义类型和“大”的语义特征,前者细分为时间、天气、地位、特征和亲属等类型,后者表现为程度、规模、突显、强调、重要和排行等特征。“大+N”结构中的名词具有程度性、特征性和规模性特点,表现出强弱不同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从语义组合过程看,“大+N”结构的意义生成涉及纯粹类型选择、强迫利用和强迫引入三种语义机制。此外,文章还从程度量级的角度解释了“大”和“小”在修饰名词时表现出的使用不对称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中国电影翻译通史:内涵、方法与意义
    金海娜
    外国语    2023, 46 (4): 91-99.  
    摘要354)   HTML10)    PDF (5298KB)(122)       收藏

    中国电影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活动,几乎伴随着中国电影发展的全过程,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尚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本文以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翻译通史”为例,讨论中国电影翻译历史的研究视角、内容、方法和意义,认为其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研究,需要融会翻译学、电影学、传播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建立起集外国电影汉译史、中国电影外译史、民族语译制史和无障碍电影翻译史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翻译历史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本研究可以为电影翻译的学科发展提供史学基础,拓展翻译史与电影史的研究领域,并为翻译学和电影学的学科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构建大学外语教材编写理论体系
    文秋芳
    外国语    2023, 46 (6): 2-11.  
    摘要216)   HTML20)    PDF (5626KB)(119)       收藏

    本文报告了在实践基础上凝练的大学外语教材编写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五个要素: 1)国家与社会要求; 2)外语教材文化范畴; 3)外语教与学的理论; 4)外语学习者成长特点; 5)编写管理规范。"国家与社会要求"是外语教材编写的指南针。"外语教材文化范畴"是落实"国家与社会要求""外语教与学的理论"和"外语学习者成长特点"的内容载体。"外语教与学的理论"是设计教材语言实践活动类型、内容和顺序的依据。"外语学习者成长特点"是选择教材内容和设置育人目标的理据之一。"编写管理规范"是落实前面四个要素的必要保障。每个要素有自身特点, 但又互相关联。从初始操作程序上看, 它们有先后顺序, 但在编写过程中, 这五个要素须协同发挥作用, 才能保证外语教材编写的高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外语教材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
    徐锦芬
    外国语    2023, 46 (6): 12-19.  
    摘要190)   HTML10)    PDF (4893KB)(118)       收藏

    外语教材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高等外语教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外语教材建设不仅对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 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释了外语教材建设的内涵, 指出外语教材建设具有价值引领、理论引领、专家引领和技术引领等四大主要特征, 然后从提升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道德情操及情感认同感等方面讨论了外语教材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建议未来给广大外语教师提供更多教材二次开发的培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准定中结构的句法分析
    熊仲儒
    外国语    2023, 46 (2): 24-32.  
    摘要399)   HTML11)    PDF (5073KB)(117)       收藏

    本文着重讨论了准定中结构是否与句中主动词发生句法关联的问题。文章认为准定中结构中的领有者与领有物是隐含谓词而非主动词的论元, 该隐含谓词的语义由包括主动词在内的语境赋予。准定中结构的事件义由其中的名性范畴G决定。定语标记"的"像英语中的属格标记"’s"一样, 是结构的前置核心。作为核心, 它会阻止其补足语中的核心移出名词性短语, 所以不采用动词核心移位推导准定中结构; 作为前置核心, 它也会阻止"的"的后附插入操作。补语作为动词的补足语, 也要求准定中结构必须作为名词短语参与计算。准定中结构与重动句的相关性在于达成范畴会选择"S的O"与"SVO"充当役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评施关淦“现代汉语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沈家煊
    外国语    2023, 46 (5): 2-12.  
    摘要224)   HTML20)    PDF (6377KB)(116)       收藏

    该篇评论认同施关淦(1988)朱德熙(1985a)一文的批评。朱文试图通过修改布龙菲尔德"向心结构"的定义,来解决"这本书的出版"违背该定义的做法,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造成种种逻辑上的矛盾。本文作者强调要重视施文的批评和存在的问题,不能不了了之。对于施文提议的解决办法,给"名词化说"平反,或采纳名动兼类("动名词说"),作者认为也不合理,不能解决问题。一个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是确立"广义的同构",但其前提是在沈家煊(2016)"名动包含说"的框架内确立名词和动词为"广义的同性",即在语用上同为指称语。对陆俭明(2022)有关"名动包含说"的议论,本文也有针对性的回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名词和动词
    吴义诚
    外国语    2023, 46 (5): 13-23.  
    摘要244)   HTML12)    PDF (6439KB)(116)       收藏

    基于名词和动词这两大词类的一些表现,语言学界先后提出了"名动包含说"和"空/时间性语言说"。两个论说实为一对孪生说,因为二者共享"汉语是以名词为中心的语言"之核心命题。通过梳理名词和动词的普适价值、语法权重、语义属性(指称性和述谓性)和认知属性(空间性和时间性)等,该文指出:(1)从静态的描写语法视角看,名词和动词在句子中肩并肩手牵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为人类传递思想,因而具有同等的语法权重,二者不存在中心与边缘之说;(2)"指称性"是名词性成分专有的语义属性,而"述谓性"是动词、形容词成分专有的语法(或语义)属性,因此,两个论说声称的"谓语也是指称语"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概念性错误;(3)从语言学的视角看,"空/时间性语言说"是将语用混同语法的结果;从认知科学的视角看,它们又可谓是"选择性感知"导致的错误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